癥是常見的慢性病,死亡率一直居各種死亡之首,癌癥已經是當前危害人民生活的第一位重大疾病,而世界上每年新發腫瘤80%發生在中國、印度、巴西等發展中國家。癌癥死亡率高,但并不意味著其不可治愈,世界衛生組織早在1984年就宣布,1/3的癌癥可以預防;1/3的癌癥可以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而痊愈;1/3的癌癥可以通過有效的治療年輕患者痛苦,延長其生命。我國衛生部在1996年4月制定了“以預防為主”“防止結合”重在三早(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的癌癥防治戰略方針。
為了響應癌癥防治的號召,我院特增加開展新項目:TAM檢測(即尿單羥酚衍生物測定)。
1.尿單羥酚衍
尿單羥酚衍生物是一組氨基酸(酪氨酸、色氨酸)及其代謝產物(對羥基苯丙酮酸、5—羥吲哚乙酸)的總稱。研究證實,當人體有癌細胞活動時,細胞的異常增值引發應激反應引起人體腎上腺皮質激素(單羥酚類物質)分泌增加,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增加會抑制人體的免疫系統,從而導致抗癌免疫力下降,同時體內特異氨基酸代謝異常升高,尿液中單羥酚衍生物的含量遠遠超過正常人,本檢測方法可與尿液中的單羥酚物質發生特異反應,以此判定被檢測者體內癌細胞的活躍程度和機體抗癌免疫力狀態,還可在體檢篩查作為早期癌癥輔助診斷標準。
2.標本的留取
最佳標本:留取新鮮清潔尿液(最好是清晨第一次尿液)。
注意:紅色、綠色、灰綠色的尿液樣本不適合檢測,糖尿病、黃疸肝炎、尿血的尿樣不適合檢測。留取量:3mL。
診斷時間:3-5分鐘即可定性檢測診斷是否患有重大代謝類疾病。
3.干擾因素
為確保檢測結果準確性,檢測前72小時(3天)內,被檢測者應當控制飲食,不攝入高蛋白、高脂肪、乳制品、咖啡和酒精等食物。
藥物假陽性干擾物:氨基酸類、激素類、中樞神經系統藥物、保健藥等。
藥物假陰性干擾物:鎮靜類、止痛類、降壓藥等藥物以及補液和飲水過多。
4.結果解釋
正常:體內肝癌免疫力正常,體內細胞沒有發生異常增值情況。
應對措施:繼續保持正常良好的生活習慣。建議每年健康體檢一次,關注身體狀況。
弱陽性:機體抗癌免疫力差,處于體內細胞發生異常增值的初始階段。
應對措施 :充足的睡眠,適度的運動,良好的生活習慣,舒適的生活環境,均衡的膳食營養,良好的心態等以及服用相關營養保健品改善機體免疫功能同時建議每2-3個月檢測一次,如情況有好轉,應繼續保持良好健康的生活狀態,否則應視同陽性,并按陽性結果采取應對措施。
陽性:機體抗癌免疫力凌亂,機體細胞的異常增值狀態活躍,發生癌癥疾病的概率高,甚至已處在潛伏期或臨床期。
應對措施: 首先排除干擾因素,間隔3天后測試一次,如果結果仍為陽性。則應做相關檢查,檢查如有病灶,則進行相關治療,改善飲食起居習慣,食用對癌癥有預防作用的天然抗癌食品及相關營養保健品,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防癌抗癌藥物,建議檢測者1-2個月檢測一次。
注意:當被檢測者結果顯示弱陽性或者陽性,同時身體某部位有不適感時,應對此部位做詳細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