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創骨科簡要介紹
煙臺光華醫院自遷入新醫療辦公大樓以來,緊跟國內外臨床醫學發展趨勢,大力研究、開發微創骨科技術,培育出一支敬業肯干、技術水平高、專業能力強的微創骨科隊伍,先后投入巨資購置了一批在國內外具先進水平的微創骨科診療設備。低溫等離子射頻消融術、椎體壓縮骨折微創成形術、骨盆、四肢骨折閉合復位內外固定術、跟骨骨折撐開釘技術、關節鏡等微創技術,豐富了煙臺市微創治療技術的內容,在國內具有先進水平。“無痛苦、不開刀、不流血”, 療效好,見效快,治愈率高,是微創骨科技術區別傳統治療方法所具有的獨特優勢。微創技術,不僅能最大程度地減輕患者手術的痛苦,而且對用傳統治療方法難以治療、治愈的疑難病,使用微創手術效果更為顯著。自應用微創技術以來,煙臺光華醫院已成功治愈2000多例骨病患者。
二、微創外科開展項目
(一)頸椎、腰椎間盤射頻消融成形術
隨著社會發展,電腦應用的增多,人們生活習慣的改變,使頸、腰椎病的發病率明顯增高,給患者帶來極大痛苦,生活和工作受到很大的影響。在中國甚至世界對頸、腰椎病治療仍是一大難題,目前治療方法,一是保守治療,二是開放性手術治療。
保守治療,病人需要長期服藥,效果卻不滿意;開放性手術治療,對病人創傷大,恢復時間長,風險大。
微創技術,在治療頸、腰椎間盤突出等病癥上療效卓著。其特點:
1、不開刀、不出血,病人恢復時間短,基本無痛苦、不影響日常工作和生活。
2、住院費用低,患者所需的總住院費用遠比開刀手術費用要低,真正為患者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難題。
3、治療效果:病癥稍輕患者,治療過程僅需數分種至20分鐘,隨治隨走;重癥患者一般住院不超過3-5天,基本不影響正常工作和生活。對近300例患者治療后隨訪,患者滿意度達97%,日常生活及工作不受任何影響。
總之,頸腰椎間盤射頻消融成形術,是目前國內外最新的治療方法,經過脊柱外科專家的臨床應用認證。真正為脊柱病變患者解決了看病難、治病難、康復難的問題。
(二)頸椎、腰椎間盤微創切吸術
1、治療原理:
通過椎間盤纖維環小開窗,并摘除兵變部分髓核織織,使椎間盤內壓降低,解除或緩解對神經根及椎間盤周圍痛覺感受器的刺激,從而達到神經減壓消除癥狀的目的。其作用機理有個三方面:
①減少椎間盤內的內容物;
②降低椎間盤內壓力;
③去除或緩解對脊髓神經的壓迫。
2、穿刺途徑:
安全三角入路椎間盤穿刺
3、適應癥:
適用于膨出型或包容性突出型。脫出型、游離型不宜。
4、技術優勢:
與開放手術相比,具有創傷小、恢復快、不干擾椎管內結構、操作簡單的優點。
(三)椎體壓縮骨折微創成形術
腰椎椎體壓縮骨折多見于骨質疏松的老年人,大多數由外傷造成,保守治療需臥床2—3個月,會給病人帶來許多臥床并發癥,有的甚至死于臥床并發癥。椎體復位內固定術,創傷大,有的因骨質疏松無法行內固定術。
我院新開展的椎體微創成形術,給腰椎壓縮骨折患者帶來了福音。僅用穿刺技術就能解決這一難題,術后患者2個小時即可下地活動,經過強化的椎體,更加堅固,并能緩解腰部疼痛。給家庭減輕了負擔,給患者解除了痛苦。
(四)胸、腰椎骨折經皮椎弓根釘內固定術
1、手術方法
麻醉成功后,俯臥位行體外牽引復位。首先用C臂機定位骨折椎體,用記號筆做體表標記,再在C臂機下體表標記上下2個相鄰的椎弓根部,以這4個椎弓根根部的點為中心,各做4個1.5 cm長的切口,在C臂機引導下擰入4枚椎弓根螺釘,在同側相鄰切口間打隧道,將折彎后與骨折處胸腰椎生理曲度一致的棒沿隧道穿入,并在4個小切口內將棒與椎弓根螺釘稍做固定。鎖緊下位椎弓根螺釘與棒結合處,安裝椎弓根螺釘延長棒,皮膚外在C臂機引導下予撐開上位椎弓根螺釘以復位,直至矯正后凸畸形、恢復骨折椎體及椎間隙正常高度。去除椎弓根螺釘延長棒,將4個釘棒結合部擰緊,橫聯接未安裝,再次用C臂機確定固定后的位置。沖洗并縫合4個小傷口。
2、手術結果
各例手術均在經皮穿刺下完成操作,無微創手術失敗而改行開放手術者。手術時間70~150分鐘,平均90分鐘。術后3天帶腰圍下床活動,1周后出院,1個月后恢復輕重度工作?;颊咝g后功能恢復好,恢復的骨折椎體高度和椎體間隙高度無丟失。
(五)頸椎、腰椎間盤經椎間孔鏡微創摘除術
椎間孔鏡脊柱微創技術代表一種全新的脊柱微創手術概念??梢蚤_展從頸椎到腰5骶1所有節段的椎間盤突出、椎間孔成型和纖維環修復。手術的滿意療效可以達到85%-90%。由于它的諸多優越性,目前國際脊柱外科領域已經公認椎間孔鏡髓核切除術將占據這一領域的主導地位。
其手術方法主要具有以下一些主要優越性:
1、病人僅需局部麻醉,不需要全麻。在病人完全清醒狀態下做手術。手術中可以隨時發現病人的反應。
2、通過很小的經皮切口到達手術部位,最大程度地降低手術中和手術后感染的危險性。
3、和傳統手術技術不同,椎間孔入路的方法不需要部分切除椎間韌帶(黃韌帶)、錐體或椎間關節(錐體板切除術)。也不需要切斷軀干肌,增加術后穩定性,減少創傷和疼痛。
4、手術后恢復快,術后1-3天病人就可離開醫院。病人可以盡快回到工作崗位和保證高質量的生活。
5、獨特的套管和手術器械設計,可以發現和保護神經根,保護硬膜外及神經周圍靜脈系統、防止靜脈淤滯和慢性神經水腫。從而減少神經周圍和硬膜外瘢痕形成。不會損傷好的硬膜、神經韌帶結構,減少神經根拴系的發生。
6、運用工作套管可以減少椎旁肌肉的損傷及失神經支配。而開放手術中對椎旁肌肉的剝離和牽拉往往會損傷椎旁肌肉和使肌肉失神經支配。此外,還可以防止術后節段性不穩定和滑脫的發生。對包容型椎間盤突出,椎間盤內手術減壓手術保護后纖維環及后縱韌帶的完整性,從而減少術后椎間盤突出復發的幾率。
(六)骨盆、四肢骨折閉合復位內外固定術
骨盆骨折,尤其是骶髂關節分離、恥骨聯合分離,我們首選閉合復位內固定下加外固定術,在C型臂引導下復位,簡單內固定后,用外固定架固定,創傷小,病人恢復快,減少術后并發癥。對無神經、血管損傷的四肢骨折,盡量行閉合復位外固定術。我們創傷骨科的原則是:能保守治療的,絕不手術治療;能微創治療的,絕不行開放手術治療;能簡單治療的,絕不復雜化。盡量讓病人痛苦小,療效好,費用低,早活動。
(七)關節鏡下手術
關節鏡是近年來骨科領域開展的一項微創新技術,我院自2007年引進關節鏡以來,已經開展了關節鏡手術100余例,包括前、后交叉韌帶重建及內外側副韌帶重建,前、后交叉韌帶止點撕脫性骨折,髁間隆突撕脫骨折,各種類型的半月板損傷,骨性關節炎,風濕性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化膿性關節炎,色素沉著絨毛結節性滑膜炎等疾病,專業人員還制定各種針對性的功能康復鍛煉計劃,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
關節鏡手術的優點
1、切口小,美觀,可避免晚期因關節表面和運動部位的瘢痕而引起的刺激癥狀;
2、屬于微創手術,痛苦小,術后反應較小,患者易于接受;
3、術后早期即可活動和使用肢體,避免長期臥床并發癥,減少護理人員和費用;
4、并發癥相對較少;
5、基本不影響關節周圍肌肉結構,術后可早期進行功能鍛煉,防止關節長期固定引起的廢用和并發癥;
6、可以在近乎生理環境下對關節內病變進行觀察和檢查,有“把眼睛和手指放入關節內”之稱,可對關節進行動力性檢查,提高了診斷能力,某些疾病如滑膜皺襞綜合征,是通過關節鏡才確立的;
7、關節鏡可施行以往開放性手術難以完成的手術,如半月板部分切除術等。
關節鏡治療與傳統手術比較
項目
|
關節鏡下手術
|
傳統手術
|
作用
|
診斷與治療雙重作用
|
僅能起到治療作用
|
創傷大小
|
3-4個2-5mm的皮膚切口
|
不同類型皮膚切口大小不同,一般5mm以上
|
恢復時間
|
術后3-5天即可出院
|
住院時間一般在半月以上
|
治療效果
|
治療徹底、安全、疤痕小
|
治療徹底、風險較大、把很明顯
|
臨床應用
|
知名運動員膝、裸關節傷的首選
|
逐漸被取代
|
費用
|
一般8000-10000左右
|
萬元以上較高
|
并發癥
|
很少有并發癥、安全性高
|
并發癥多、安全性差
|
(八)跟骨撐開釘微創手術治療跟骨骨折
跟骨骨折在足部跗骨骨折中占約60%,并且骨折發生率逐年增高,尤其是在中國,隨著建筑業發展,建筑工人及高空作業人員數量增多,跟骨骨折時有發生。但是跟骨骨折在中國甚至是世界的創傷骨科中仍然是一大難題,治療方案多種多樣。國內最常見的有:1、切開復位鋼板內固定術。2、撬撥復位外固定架固定術。3、撬撥復位克氏針內固定+石膏外固定等。其中鋼板固定最普遍。各種治療方案雖然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并發癥也越來越多,有的并發癥甚至是災難性的。
我院研究提出的“小切口微創跟骨支撐釘治療跟骨骨折”,經臨床實踐取得了非常優越的療效。
1、小切口:手術切口取于外踝尖前下方,長約3.0cm,大大減少對跟骨周圍軟組織的破壞,杜絕了患者因行鋼板固定引起跟骨外側皮膚壞死這一災難性并發癥。并且大大降低手術切口的感染率。
2、跟骨支撐釘固定:經過撬撥復位跟骨支撐釘固定,有效回復跟骨長度寬度及距下關節面跟骨丘的高度,最大程度恢復跟骨的原有功能。
3、手術時機:我院施行的手術方案不再以皮膚褶皺(即患肢消腫后)為手術時機的標準,傷后即刻行手術。大大縮短患者承受病痛的時間及住院時間。
4、術后康復:術后24小時即允許患者行不負重情況下踝關節及吃指關節的伸屈鍛煉,大大縮短了患者所需的康復時間。
5、住院費用:我院的治療方案患者所需的總住院費用遠比一塊跟骨鋼板的費用要低,真正為患者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難題。
6、治療療效:從對近百例患者的臨床治療及多年隨訪,患者的滿意度達99%以上,日常生活及工作不受任何影響。
總之,“小切口微創跟骨支撐釘治療跟骨骨折”為我院獨有的治療跟骨骨折的有效方案,經過大批足踝部專家的臨床應用認證,也通過了項目創新的科學認證,真正為跟骨骨折的患者解決了看病難、治病難、康復難的問題。